【推荐】端午节的粽子作文
在学习、工作乃至生活中,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,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,切忌东拉西扯,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。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粽子作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1天下粽子,种类上大致可分为“京、浙、川、闽、粤”五大流派。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,被公认为粽中之王。
嘉兴粽子里的老大,首推“五芳斋”。用的是上等白糯、猪后腿瘦肉、徽州伏箬。所谓伏箬,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,此时的粽叶,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、水分和阳光,最香。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,开春发芽,至梅雨季节长大为“梅箬”,不过太嫩。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。
五芳斋的粽子,卖得满坑满谷,满天下到处都是。但是,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,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,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…
这条路,就是沪杭高速公路,五芳斋粽子专卖店,就开在上海-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。我个人的习惯是,闻香下车,别管什么豆沙粽、蛋黄粽、栗子粽、火腿粽等等劳什子(特别别吃鸭蛋黄的,不是一般的难吃),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─大肉粽。
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,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…肉香、米香、箬香,交融四溢了满嘴,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,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。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,实在是强啊!感谢五芳斋,感谢沪杭高速公路,感谢屈原,感谢宋玉,感谢楚怀王,感谢夫差,感谢伍子胥,感谢曹娥,感谢介子绥,感谢河里的鱼,感谢江里的水怪……
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?我有两个理由
一,现剪、现煮、现吃,当然新鲜(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,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,你要,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。这个时候,嘴要甜,原则更要坚持,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);
二,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,也许更新鲜更好吃,但“路边的粽子最好吃”,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,它来源于一种“旅途”的仪式感。车开到休息区,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,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,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%-20%不等。我个人的经验是,从上海出发,最好选在上午,千万别吃早饭,喝杯小咖啡就行,车行一个多小时,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,先跑趟厕所,最后再吃粽子─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,粽子的味道加分,有时能达到30%!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2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,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,反而被逐出宫中。他气的不得了,跳下了汩罗江。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。后来,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,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。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才每年都过端午节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,因此,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。
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。因此,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——我妈妈。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,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。我妈妈常说: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。所以,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。她在包粽子之前,先做好准备工作: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,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,准备工作就做好了。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,她就开始包粽子了。她先取三片叶子,把两片叶子正着放,一片反着放,夹在中间,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,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,中间夹几个枣,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,一个粽子就包好了。她包得又肥又大,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。等她把粽子包完后,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,再放三四个小时,使其入味后,就可以吃了!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,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。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,就会挑起你的食欲;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,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。所以,我每当吃粽子时,总是吃得很多,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!说到合我的口味,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“秘决”,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,吊人的胃口,使人馋诞欲滴,不得不吃得很多。
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,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!
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,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,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,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,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。“加油,加油!”,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,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、呐喊声、助威声,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。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、激烈,可以说是独一无二,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。
吃粽子、赛龙舟,这两样传统习俗,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。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3早晨,清脆的闹钟唱起了歌儿,我马上一个鲤鱼打挺,从床上跳了起来。我马上穿戴完毕后,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向楼下。“今天是端午节,不用上课,不用去培训班,在家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,吃东西了。”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不知不觉中,我已经飞到了饭厅。看到满桌的食物,我兴奋不已,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:“今天终于可以吃一顿香的了!”
各种各样的粽子穿着一件件翠绿的衣裳,绑着一根根红色或者绿色腰带,像一个个胖娃娃,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。瞧,其中有妈妈喜欢吃的鲜肉粽,有香气扑鼻的火腿粽,有吃起来像啃东西的花生粽……当然,少不了我最喜欢吃的蜜枣粽和白白的白粽。粽子密密麻麻,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,令人眼花缭乱。这么多的粽子,应该可以让我饱餐一顿的。
于是,我不顾粽子还在冒热气,赶紧坐下来,用手解下一根绿腰带,快速地剥开“小绿人”的“绿披风”,洁白如玉的米团马上印入我的眼帘。粽子的形状有趣极了,既不像方形,也不像圆形,共有4个棱角,4条边,4个三角形。人们是怎么扎出这种形状的粽子呢?我看了半天,百思不得其解。不管了,先吃了再说。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饭团,发现这是个香气扑鼻的香肠粽。吃在嘴里,香在心里,让人回味无穷。
“香肠粽可真好吃啊!”我大声喊道。喊完这句话,我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不一会儿,这粽子就被我三下五除二解决了。但是,这个粽子似乎没有填饱我的身体。我依旧感到饥肠辘辘,肚子里的小馋虫在不停地呼唤着:“我要吃,我要吃”。
哎,妈妈要我减肥的话,就暂时搁在一边吧。现在不吃,怎么对得起“吃货”的称号。于是,我继续抓起一个粽子就吃,却发现这个立体三角形粽子被人在中间砍一刀,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。我盯着看了许久,迷惑不解。不想了,不管了,还是吃最大。我大口大口地吃着,黏而爽口,清香四溢。眨眼间,它也被我请进了小肚子了。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,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。
这个端午节,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,品尝香气扑鼻的粽子,我体会到了说不尽的幸福和欢乐。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4端午节,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始于 ……此处隐藏6125个字……字包法扎紧打结,粽子便大功告成!
“看来,包得还算紧实。”姥姥评价着。受到姥姥的肯定,我十分振奋,又加快了速度。可是,包着包着,竹叶、咸草还有,馅料却没了。我不甘心,异想天开想包几个甜粽来。
说干就干,我洗净锅,放入红豆、陈皮、加了水和冰糖便熬起来,再拌上米与绿豆,甜馅料准备就绪后,依样画葫芦,甜粽子很容易就包好了。
接下来就是煮粽子。我把粽子放入高压锅,倒入适量的水,盖上盖子后便大火蒸煮,待冒气后转小火保持30分钟。
锅刚打开,粽香即刻飘逸开来,外面正玩得起劲的弟弟们闻香而动,立马冲进来伸长脖子准备吃粽子。
年年有端午,端午有粽子。可大家知道粽子的来历吗?
相传,那是战国时期,三闾大夫屈原怀揣报国之志,即使“路漫漫”也“上下而求索”,励精图治,虽蒙受奸臣陷害,两度流放,仍“虽九死其犹未悔”“举世皆浊我独醒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怀抱利器,纵身跳进汨罗江。当地百姓为防止鱼虾吃屈原,便把米放入竹叶投入江中,这就是粽子的原型。
在我们吃粽子时,千万别忘记屈原的爱国之情,更该铭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。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13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?没错!
端午节,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,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,喏,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,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。
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,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,吹遍了大街小巷,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。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,家家都悬钟馗像,用以镇宅驱邪。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,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。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,说到我最在意什么,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。
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,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,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,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。你看,水流平缓的河面上,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,碧绿的水,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红牡丹。船里的竞赛者,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,也有少数的中年人。每船十三人,十二个桨手,一个鼓手。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,也是力量的象征。
锣声响起来,比赛开始了;鼓声响起来,隆隆、隆隆、隆隆,冗杂却不乏节奏,疾速而却不乏力量。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,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。超过了!超过了!一只红艇渐行渐速,如离弦的箭一般。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,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,呼喊声、鼓声汇成一片。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,也迅速追了上来,两船旗鼓相当,犹如二龙水中争霸,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,两岸的人更欢了,呐喊声更大了。终点快到了,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,容不得束缚,容不得羁绊,容不得迟缓!冠军出现了,喝彩声,鼓掌声响成了一片,在水面上激荡!
过了一阵子,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,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,而是把它扔下河里,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。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,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。是啊,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,是千百年,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。今天,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,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!
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吧?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(北方)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。(北京)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14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,也看过别人包粽子,却从未动手包过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,我决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——学包粽子。刚好,学校组织了小记者学做咸鸭蛋和包粽子的活动,我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。
到了那一天,老师让我们排队到食堂洗手,准备包粽子。当我们洗完手到食堂的时候,几位老师和食堂的婆婆已经在包粽子了。
老师告诉我们,今天我们学包三种粽子:一种是三角粽,用来包肉馅;第二种是四角粽,用来包红豆馅;第三种是枕头粽,用来包蛋黄馅。
开始包了,只见老师先捏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,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。可我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。老师见了,在旁边指点:“左手捏紧粽叶一角,右手将另一角往里卷,下面拉紧,上面放松一些。”在老师的指点下,我卷好了粽叶。接着往角筒里放入一些糯米,塞上红烧肉,再用糯米把肉盖得严严实实,可是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接二连三地跳出来。我急得直跺脚,幸好老师帮我解了围——倒掉多余的糯米,然后按实,我才舒了一口气。
经过小挫折,我这次总算坚持到了最简单的步骤——扎绳。喜欢吃粽子的人都知道,粽子要包严实扎紧才好吃。我接过粽绳,把粽子“五花大绑”后,还别出心裁地打上一个可爱的蝴蝶结。大功告成,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到旁边的桌子上,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线头,只听得“哗啦”一声,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散落在地上。呜呜……我又得从头做起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我终于又重新把粽子包好了。
第二天早上,老师把我们煮熟的粽子送到了我们的教室,我拿到粽子以后,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。嗯,糯糯的,香香的,果然是自己做的粽子最好吃!
这次学包粽子,让我明白要学好一种本领,诚心、细心、恒心可真是一样也不能少啊。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15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、艾节、端五、重午、午日、夏节。虽然名称不同,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,每到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,挂艾叶菖蒲,赛龙舟,吃粽子,饮雄黄酒,游百病,佩香囊呢!
上午,我们家就开始包粽子,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“蛔虫”了。说道端午,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,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!
说起端午,我们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我们先开头说起他吧,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?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——屈原呀!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,很有学问。他在楚王身边做官,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。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,把屈原削职流放。在流放中,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,百姓遭难,悲愤极了。五月初五这一天,他来到汨罗江边,怀抱一块石头,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。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,都十分悲痛。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,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,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。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。
还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。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,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,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,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,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。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。
怎么样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识,现在大家对端午节有一定的认识了吧,现在大家是不是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到惋惜?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朽的诗篇,可是屈原的纵身跳入洗干净了人们的心,他留下来的不仅是悲壮的诗歌还是自强不息的精神!我相信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!
文档为doc格式